首页 资讯 正文

潮新闻联合衢州市新闻传媒中心 寻找细菌战历史记忆守护者

体育正文 42 0

潮新闻联合衢州市新闻传媒中心 寻找细菌战历史记忆守护者

潮新闻联合衢州市新闻传媒中心 寻找细菌战历史记忆守护者

潮新闻(xīnwén)客户端 记者 蓝震 王怿婷 衢州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李啸 龚舜(gōngshùn)

6月26日,阔别公众一个多月的侵华日军细菌战衢州陈列馆(chénlièguǎn)(以下简称(jiǎnchēng)衢州细菌战陈列馆),带着更扎实丰富的展陈重新开放。

“我在(zài)网上看到电影《731》导演给(gěi)衢州媒体写信的消息,才知道细菌战的历史原来就在身边,赶紧过来看看(kànkàn)。”上海游客张女士在认真看完陈列后,心情久久不能平静。

张女士所说的(de)信件,是指衢州市新闻传媒中心近日公布(gōngbù)的电影《731》导演赵林山“致侵华日军细菌战历史记忆守护者的公开信”。

赵林山在这封信中表示,自己执导的(de)电影《731》即将上映,他想通过衢州等细菌战受害地的主流媒体,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,发起“永不忘却·祈愿(qíyuàn)和(hé)平”——守护(shǒuhù)侵华日军细菌战历史记忆公益行动,一起寻访(xúnfǎng)侵华日军细菌战历史记忆守护者,聆听历史回声,呼唤更多(gèngduō)人来读懂和守护侵华日军细菌战的历史记忆。

公开信发布后,立即引发强烈社会反响(fǎnxiǎng),哈尔滨市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(chénlièguǎn)、侵华日军细菌战衢州陈列馆、义乌市(yìwūshì)侵华日军细菌战史实陈列馆、丽水市侵华日军细菌战受害者史料研究会、常德市日军细菌战受害者协会等机构纷纷响应(xiǎngyìng)加入。

“再不抢救和传承就(jiù)来不及了”

“《731》不仅是(shì)一部以揭露侵华日军细菌战罪行为主题的(de)反战影片(yǐngpiān),更是一部告慰所有侵华日军细菌战受害者(shòuhàizhě)的纪念影片。”赵林山导演表示(biǎoshì),以第731部队为首的侵华日军细菌战部队所犯下的罪行,无论在人类历史还是世界战争史上,都是绝无仅有的极端黑暗(hēiàn)和残酷。“创作拍摄电影《731》就是为了打造一面‘历史之镜’,揭露日军犯下的滔天罪行,展现中国人民无惧生死、奋力抗争的故事。”赵林山说(shuō),“守望真相、保护记忆,我们每个人都是同行者。”

早年间,为了调查收集细菌战史料,赵林山前往日军细菌战头号战犯石井四郎的老家千叶县走访,发现那里(nàlǐ)的人们仍然骄傲地(jiāoàodì)称呼石井四郎为“我们的阁下(géxià)”,他们说,“找我们的阁下要干什么?挨打的人都忘记了,打人(dǎrén)的人还要记住吗?”

那一刻(nàyīkè),赵林山深深地感受到,即便80多年过去,日本(rìběn)国内依然涌动着掩盖、遮蔽和歪曲侵华日军细菌战历史记忆的神秘力量。

“日本右翼以为随着中国细菌战受害者的凋零离世,就能把这罪恶一页悄悄翻过去。”赵林山说,一部电影显然无法承载细菌战历史记忆(jìyì)的全部,但可以唤起(huànqǐ)人们的关注,“这些说远非远、说近不(bù)近的记忆正在消逝,如果我们再不抢救和传承,就来不及(láibùjí)了。”

“罪恶(zuìè)依然没有大白于天下”

令赵林山欣慰的是(shì),越来越(yuèláiyuè)多的机构和个人开始接力加入到“永不忘却·祈愿和平”公益行动中来。

侵华日军细菌战受害者遗属、衢州市柯城区花园街道新姜村村民黄亚君手捧母亲遗像讲述家中(jiāzhōng)受害记忆。谢丹 摄(shè)

“最后(hòu)一批侵华日军(qīnhuárìjūn)细菌战受害者已至耄耋之年,他们的记忆如同风中之烛(fēngzhōngzhīzhú),亟待抢救。”刚刚出版了非(fēi)虚构著作《没有结束的细菌战》的作家南香红表示,她从侵华日军细菌战中国受害民间诉讼索赔案事件发生后,开始介入采访调查细菌战历史记忆,目睹了太多的彷徨与无助,现在非常欣喜地看到,能有越来越(yuèláiyuè)多的社会力量来关注并推动侵华日军细菌战历史记忆的守护与传承,“专业的调查研究(yánjiū)是支撑(zhīchēng)细菌战历史记忆的基础,而电影(diànyǐng)、文学等艺术形式的介入,能强化这段历史记忆成为公众的集体记忆。”

“731部队只是(zhǐshì)侵华日军细菌战的核心基地,其背后还有分布在整个中国(zhōngguó)和东南亚的日军庞大细菌战部队体系,其当年大部分罪恶勾当依然没有(méiyǒu)大白于天下,我(wǒ)期待这场公益行动(xíngdòng),能在真相传播方面发挥作用。”哈尔滨市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馆长金成民表示。

浙江省电影放映协会有关负责人表示,该会愿意(yuànyì)在公益行动中(zhōng),联络各地电影放映协会和影院,发起电影《731》的公益观影活动,邀请侵华日军细菌战(xìjūnzhàn)历史记忆守护者现场传递真相。

这些天,一些细菌战受害者遗属也找到衢州(qúzhōu)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,痛陈(tòngchén)苦难记忆。衢州市民林蓓说,自己96岁的大姑姑林宝珍委托她请记者上门去记录故事(gùshì)。衢州抗战史研究专家姚肇鸿说,他愿意成为公益(gōngyì)行动志愿者,开设抗战历史公益讲座,让更多(duō)人触摸到历史的真相。

潮新闻联合衢州市新闻传媒中心(zhōngxīn)寻找历史记忆守护者

昨日,位于衢州罗汉井5号的侵华日军细菌战衢州陈列馆(chénlièguǎn),历经1个多月的闭馆改造后重新开放(kāifàng)。

陈列馆始建于1998年,是衢州(qúzhōu)首批细菌战遇难者之一黄廖氏(huángliàoshì)故居,为纪念细菌战遇难同胞和揭发日军罪证而建,2014年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抗战(kàngzhàn)纪念设施、遗址名录。

就像很多参观者所说,这里(zhèlǐ)的记忆不能被遗忘。

电影(diànyǐng)《731》导演赵林山在信里写道:

“80年过去,历史的天空中飞翔着(zhe)胜利的彩云,也游荡着乱云与迷雾。但那些墨写的谎言,决掩不住血写的事实。比起侵华日军的其他罪行,细菌战堪称日军的秘中之秘,许多真相至今仍被(bèi)遮蔽(zhēbì)和(hé)隐藏。”

赵导在收集细菌战史料时,发现有些历史(lìshǐ)记忆正在消逝。今年恰逢抗战胜利80周年,他期望联合(liánhé)多方力量发起“永不忘却·祈愿(qíyuàn)和平”——守护侵华日军细菌战历史记忆公益行动(以下(yǐxià)简称“永不忘却·祈愿和平”公益行动)。

侵华日军(qīnhuárìjūn)细菌战衢州陈列馆馆长吴建平在讲解。(谢丹/摄)

侵华日军细菌战(xìjūnzhàn)衢州陈列馆馆长吴建平获悉来信后,积极响应:“衢州是深受细菌战荼毒的(de)(de)重灾区,也是中国首个遭受日军空投鼠疫跳蚤进行细菌战的受害城市。过去的苦难,现在的人们可能无法感同身受,但可以静静聆听、认真记下、大声传播,愿真相永远高高矗立(chùlì)。”

为此,潮新闻·钱江晚报联合衢州市新闻传媒中心共同(gòngtóng)推动(tuīdòng)“永不(yǒngbù)忘却·祈愿和平”公益行动,寻找侵华日军细菌战受害者,以及受害者遗属、细菌战历史研究者、真相维护者等(děng)细菌战历史记忆守护者,并同步推出融媒体系列报道。

如果你有相关线索,欢迎通过潮新闻评论区(qū)与我们取得联系。

潮新闻联合衢州市新闻传媒中心 寻找细菌战历史记忆守护者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